医药招商-中国医药招商网站—神州医药网 | 网站声明
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神州医药网-权威的中医药资讯平台-神州医药网

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

出汗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,当人体发生疾病时,如外邪侵袭,营卫失调,阳热亢盛,迫津外泄,阴阳亏虚,汗失统摄;或津血不足,化源匿乏等,皆可引起异常出汗。

出汗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,当人体发生疾病时,如外邪侵袭,营卫失调,阳热亢盛,迫津外泄,阴阳亏虚,汗失统摄;或津血不足,化源匿乏等,皆可引起异常出汗。

(一)无汗

【概述】

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。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,气血趋向于表,故有汗;秋冬阳气匿减,气血趋向于里,故少汗或无汗,此乃自然之势。倘若外邪入侵肌表,或邪热内迫,或阴阳气血亏少,当汗出而汗不出,是为病。

【鉴别诊断】

外感风寒证:无汗,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鼻塞流涕,咳嗽痰稀。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表寒里热证:无汗,发热恶寒,肢体烦疼、鼻塞声重,烦躁口渴咽痛,咳嗽痰黄,溲赤便秘。苔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

寒湿束表证:无汗,头胀如裹,肢体沉重,骨节烦疼,畏寒微热。舌苔白腻,脉浮紧或缓。

邪热入营证:高热不退,大汗出后继则无汗,烦躁不眠,口不甚渴,舌降而干,脉细数。

阴血亏虚证:久病少汗或无汗,皮肤干燥,毛发焦枯,五心烦热,舌淡或红干,脉细。

阳气亏虚证:畏寒,肢体无汗,神疲倦卧,面色白。舌淡胖嫩,脉沉迟无力。

【鉴别要点】

外感内伤,新病久病均可见无汗,病人无汗,发病急,病程短,临床表现为恶寒重,发热轻,为外感表寒实证。温病后期见无汗必有阴津亏损之候。内伤久病或体虚患者见无汗,或为阴血亏虚,或为阳气不足,前者兼有血虚或阴虚火旺之候,后者兼有阳虚内寒之象。

(二)有汗

【概述】

人体不因劳累、紧张,不因天热,不因着衣过暖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汗出,皆属病理性汗出。凡营卫不密,内热壅盛,阴阳失调均可引起汗出的异常。病理性出汗的临床表现很多,诊断时要问清楚出汗的时间、汗量的多少,出汗的部位以及病程的长短等,以鉴别证候。

【鉴别诊断】

太阳中风证:汗出恶风,周身酸楚,身微发热,舌苔薄白,脉浮缓。

外感风热证:身热汗出,微恶寒,咽痛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
暑伤气阴证:盛夏季节,汗出量多,烦渴引饮,肢倦神疲,舌质淡嫩少苔,脉虚无力。

热炽阳明证:大汗不已,高热面赤,烦渴引饮,舌苔黄燥,脉洪大有力。

亡阳证:大汗淋漓,汗出如珠,汗液清稀而凉,畏寒倦卧,四肢厥冷,精神萎靡,面色苍白,呼吸微弱。舌润,脉微欲绝或浮数而芤。

亡阴证:大汗不止,汗出如油,汗液粘稠而咸,身热,手足温,渴喜冷饮,呼吸气粗,体倦神疲。唇舌干红,脉虚数或细数无力。

阳气虚自汗:白天易出汗,动则尤甚,称为自汗。多伴有畏寒肢冷,气短懒言,面色白光 白,平时不耐风寒,极易感冒,舌质淡苔薄白,脉虚弱。

阴虚盗汗:入睡时汗出,醒来即止,称为盗汗。多伴有潮热,颧红,五心烦热,舌红,脉细数。

战汗:多见于外感病的过程中,先恶寒战栗,继而汗出。

汗出偏沮:半侧身体有汗,或上或下,或左或右,可见于中风先兆、中风证、痿证、截瘫等病,

头汗:头面多汗,伴有心胸烦闷不适,面赤口渴,舌尖红,苔薄黄,或烦热口渴,胸闷纳呆,身重倦怠,恶心泛呕,小便不利。舌苔黄腻。

【鉴别要点】

出汗症可见于许多疾病之中,病因虽多,亦不外外感虚实两类。可从出汗的时间、汗量、出汗的部位,以及伴随症状中进行鉴别。外感表证出汗发病急、病程短,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;内伤病出汗比较复杂,大汗出者有实热证和虚寒证之别,前着具有四大证特征,后者则见一派虚寒之象。自汗和盗汗是指不同时间的出汗,临床上尚须结合四诊资料以判断阳气虚或是阴虚所致。


推荐资讯

点击留言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
中医资讯排行榜
  • 医药资讯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琼)-非经营性-2023-0019
网站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1664号-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琼B2-20221748
神州医药网郑重提示:本网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,不对交易行为负担任何责任,请自行核实,谨慎行事。
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。
联系电话:400-101-5699 手机:18815323799(同微信)(只提供招商信息服务,不卖药) 客服微信/QQ:3331677131 邮箱:shenzhouyibo@126.com 
Copyright © 2023 神州医药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访问统计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141号
悬浮图片